劳动仲裁流程需要多久?
劳动仲裁流程所需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包含以下阶段及对应时长:
受理阶段: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会决定是否受理。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会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人;不符合条件的,会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送达阶段: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需在十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会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审理与裁决阶段:仲裁庭应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件审理并作出裁决。但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总体来说,简单的劳动仲裁案件可能在受理后的四十五日内审结,复杂案件最长可能需要六十日。如果在仲裁过程中出现当事人变更仲裁请求、追加当事人、鉴定、公告等情形,或者存在送达困难等情况,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实际流程可能会更长。此外,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普通程序一般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若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一般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劳动仲裁多久可以出结果?
一般情况下,仲裁庭应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若案件复杂,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也就是说,通常最晚六十日内会有仲裁结果。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如出现需要鉴定、公告送达、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等情况,这些时间不计入上述审限内。对于部分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仲裁庭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审结。
劳动仲裁去哪里申请?
劳动仲裁应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具体如下: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例如,劳动者在某公司位于 A 市的办公地点长期工作,A 市就是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者可向 A 市相应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若用人单位的注册地在 B 市,那么 B 市的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有管辖权。如果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当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若存在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则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